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材料帝国 >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为了忽悠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为了忽悠(2 / 5)

引进的方法来实现国产化,可谓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

高档发动机的市场本身就很小,即使不说专利壁垒,还有品牌忠诚的障碍,你能让全球的富豪舍弃法拉利转而接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豪车品牌?你能让法拉利抛弃自己的发动机转而接受你新开发出来的自主品牌发动机?

所有这些根本就与技术无关的因素。决定了自主开发一流发动机完全变成了一项政绩工程,除了满足人们虚幻的“民族自尊心”之外,在经济上毫无可行性。

站在杨新宇的角度上,一时看不清这其中的关系,倒是情有可原。但要说一干车企老总都不知道这一点,恐怕就说不过去了。大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半是为了迎合政治需要,另一半就是存着套取国家经费的想法了。如果能够忽悠着让国家拿出20亿元来进行攻关。那么每家企业都能够分到三亿五亿的,至于最终能够拿出什么东西。那就无所谓了。

十年二十年才能见效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要负什么责任。想想看,10年后杨新宇还会在机械委的岗位上吗?袁龙升、王凯华等等,还会在各自的企业里当个副总吗?届时当事人都已经换了,谁还会追究项目的成败与否呢?

大家都是装着糊涂来到这个会场的,偏偏有这么一个张岱渭。不愿意让大家糊涂下去,毅然地揭开了盖子,让一切盘算都暴露于阳光之下。说他是各车企的叛徒,并不冤枉,但这个“叛徒”所图的。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产业的业内人士对着媒体侃侃而谈,说什么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多少多少的差距,如不追赶,将致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对于这样的话,大家也就是听听罢了,其潜台词不外乎是要政策、要投资,至于这个产业真的离别人有多远,以及产业里是否真的有追赶的愿望,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有人以为,领导都是喜欢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