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宦海龙腾 > 第026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026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12 / 15)

都自觉回到机关食堂用餐。廉政灶制度的实施,规范了乡镇公务接待管理,节约了公务接待费用、减轻了乡镇财政负担、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该市许多乡镇餐馆生意曰渐冷清,乡镇上的招待费也有了大幅下降。”

然而也有反面的,或者说质疑的新闻,比如有一篇《廉政灶,能烧多久》就说:“今年以来,江东省吴城市多个区县相继办起‘廉政灶’,机关干部下村办事一律在村干部或农户家搭伙。记者在调查中得知,虽然大多数村民为‘廉政灶’拍手叫好,但少数村干部却心存隐忧。于是我们担心:廉政灶,能烧多久?

从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出,‘廉政灶’是因为村子不堪接待之重负,为刹住‘吃喝风’而设立的。如果仅仅从这个目标来看,‘廉政灶’起到了它的作用,比如以第一个设立‘廉政灶’的王村为例,村公务接待费下降80%以上,算起来一年可节约两万元左右。但是,‘廉政灶’带来的困扰不容忽视,王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米桂江坦言:‘设廉政灶是好事,可也让王村得罪了一些有权人。’一些村干部更是这么说:眼下,许多村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可是,‘廉政灶’让一些部门望而生畏,走动少了,关系也就淡了;久而久之,村里找人办事、争取资金也难了。

‘廉政灶’为何会遇到这种尴尬?在笔者看来,‘廉政灶’和多年前的‘四菜一汤’并无本质区别,和许多部门制订的‘接待费封顶不超过若干元’在实质上亦并无二致,它们始终没有触及最关键的问题,即:解决权力拥有者‘吃的问题’,仅靠‘做饭的一方’来想办法,能行吗?

‘廉政灶’从一开始,就未脱离一个‘做饭者’的角色。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让下来的机关干部尝尝农家菜’、‘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却添了不少乡情’之类的说法,‘廉政灶’从头至尾都没想过也不敢去得罪‘吃饭者’。可以这么说,‘廉政灶’最多不过是公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