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改姓张了?
陛下越来越阴阳怪气。
殿试时,出题的是皇帝,读卷的是高官,考卷不用誊抄,都是考生的真迹。
认出字迹没关系,最终排名是皇帝决定。
……总不可能皇帝帮着作弊?你是潞王?
看看历代状元的殿试真迹,会发现他们都写得一手好字。
字是一个读书人的脸面,写得好也占优势。
弥封官、提调官等看见晏珣都微妙地互相对了对眼神……张居正有五个儿子,张敬修这一科过了,次子张嗣修下一科也要考,到时候又如何?
沈一贯下一次还会继续黜落张家公子吗?下一科有没有晏文瑄来搜遗卷?
这一次的事件,到底还是让沈一贯博得不畏强权的名声,也让晏珣被人非议。
晏珣心平气和,没有理会种种奇怪的眼神。
……固然,他可以要求按第一场的成绩搜遗卷,那样被黜落的张敬修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可那样做,就如了某些人的心愿。
晏珣也有几分大犟种特质,心里有一杆自己的秤。而别人越希望的事,他偏不让对方如愿!
反正我就是这样汉子,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
殿试结束后,全京城茶楼酒肆间都在议论谁会中状元。
有人说:“依我看,状元一定是张敬修!他是吕阁老和晏大人搜遗卷搜出来的,皇上会给他们面子。”
“就算不给他们面子,也得给张阁老面子。”
一个中年文士板着脸斥道:“科举是为国取士,岂能拿来给谁做面子?你们这是污蔑圣上。”
“怎么一上来就扣大帽子!阁下何人?”
“李贽。”
“《明报》的副总编李贽?”
“正是区区在下。”李贽沉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