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秀才境的存在都看不懂某些生僻到了极点的典故和字词,伱指望寻常老百姓能看懂?更别提这近乎骈文的行文方式了,华丽是华丽,可惜就是堆砌辞藻不说人话,车轱辘话说了一堆,一点有用的没有。
宋礼捡起来看了看,倒也明白了姜星火的意思。
“士农工商,农人是我们变法可以成为友人的,所以要给他们讲明白变法的内容,就不能用他们不懂的方式.那该是个什么标准?下面写文书的未必是坏心思,大明开国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国师总该有个定夺,不然下面翻来覆去揣摩着改,不仅难办,还耽误时间。”
姜星火干脆利落地给出了标准答案。
“白乐天所谓‘老妪能解,妇孺皆知’,就按这个标准去写。”
“成。”
姜星火沉吟了片刻,复又说道:“第二个,钻研‘鸡鸣狗盗’、‘奇技银巧’的,未见得不是真正的‘士’。”
宋礼几乎心思稍转,就明白了国师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时间线不是随着姜星火而移动的,在江南平乱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变法失去了最核心的人物,虽然姚广孝和卓敬等人还在继续推行考成法等变法内容,但终归是在舆论方面,无法借着祈雨之事更进一步。
京城里有很多士子,都在抱着传统的程朱理学理论不放,竭力攻击变法相关的内容。
而且,这股风潮,还有越刮越大的势头。
辩经当然重要,但眼下踏踏实实做事,培育出第一批手工工场对于变法来说,则更为重要。
毕竟,如果没有切实的制造力改变,那么变法无疑是无源之水。
所以京城里的消息虽然传到了这里,但不论是宋礼还是姜星火,都并没有回应什么。
但眼见现在姜星火提起了这茬,那么想来国师心中是有些计较的。
“国师说的是国子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