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市场换技术?梨树上长不出桃来

第七百四十六章 市场换技术?梨树上长不出桃来(4 / 11)

个字的可怕影响,他询问过一些被压迫、被逼着缴纳月例钱的匠人,这些匠人不敢表达一点的怨言,即便是愤怒已经充斥了眼底,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

没有皇帝、次辅弄这个厂子,他们这些匠人何去何从?陛下、次辅要他们一点钱罢了。

大多数缴纳月例银的匠人们,心里就一个想法,那就是这钱最后都给了王次辅,甚至是皇帝。

熟读生产图说,劳动价值论的王崇古,深切的知道,劳动是有价值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劳动报酬获得经济地位,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所以,劳动使人自由。

没有劳动,就没有自由。

匠人心中有枷锁,来自陛下次辅的恩情、来自嗷嗷待哺的孩子、来自妻子脸上的笑容,匠人身上的枷锁越重,他们就越不敢反抗,哪怕是面对本来和他们一样的匠人,也不敢升起反抗的心思。

儒以文乱法,武以侠犯禁,得读书才能清楚,自己得到的一切,不是皇帝的恩情,是自己努力的回报,因为刚刚废除贱奴籍的大明,并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共识。

除了普遍没有读书之外,就是官厂的物质还没有丰富到一定程度。

“最少也要毛呢官厂全都变成了机械工坊,才有这个基础,臣把这个事儿,想的太简单了,陛下,臣的错。”王崇古说明了工会的另外一个条件,除了普遍教育之外,就是物质基础。

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利润增加,匠人们获得更加丰厚的劳动报酬,才能完成工会制度的建设。

即便是在大明官厂里,依旧有溺女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重男轻女的普遍共识,因为匠人们手中的资财,并不足以让他们认同,生男生女都一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刘七娘领养的是个男孩。

要改变人们的普遍共识,需要物质足够的丰富,不用为生计奔波,才有可能获得根本性的改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