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黄河岸边偷袭朱温,同时在政治上不遗余力的打压朱温。面对李克用的疯狂,朱温采取了高筑墙的手段,在黄河岸边修建防御要塞,驻兵把守,同时实行坚壁清野的措施,不给李克用发挥战斗力的机会。
面对宣武军的铜墙铁壁,李克用非常恼火,骑兵善于机动而不善于攻坚,只有将宣武军引诱出来,才能更好的聚歼。然而,无论李克用如何挑衅,如何刺激,朱温都不肯轻易出战,无论李克用如何羞辱他,他都能够坚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李克用面对这只老乌龟,还真的无从下手,好几次都无功而返。
刘邦身边有张良、韩信、萧何,朱温身边同样有敬翔、谢瞳、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庞师古、牛存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单从人才上来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鹰扬军。尤其是宣武军的核心谋士敬翔,更是鹰扬军最为关注的目标。如果刘鼎决定实施刺杀计划,那么敬翔的排名肯定要在朱温之前。
敬翔的生年不详,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自称为昔日平阳郡王敬晖的后代。敬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唐神龙元年(705年),曾经联合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发动政变,将武则天逼退位,拥戴唐中宗复辟。被唐中宗封为异姓郡王。后被武三思所害。唐睿宗即位后,赐敬晖 “王”爵,并封敬晖为秦州都督,谥曰“肃愍”。
敬翔小时候就聪明过人,酷爱读书,尤其擅长于写文章。按照读书人的历来传统,参加科举是最好的出路。他曾经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纷乱的世道,他投了朱温的手下王发。初时,敬翔在军中“为人作笺刺”,也就是给军中一些文墨不通的将士代写书信,有时有将领欲写公文向上级报告,也来找敬翔代笔,敬翔写完后,还要向人家解释,文绉绉的别人听不懂,也不爱听。
敬翔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干脆用大白话来写,还在公文中,加入当时流行的俚言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