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汉魏文魁 > 第二十二章、未尽善也

第二十二章、未尽善也(3 / 6)

马钧说的这句话,是宏辅其实很熟悉。他为什么要巴巴地把马钧叫来同看连弩演示呢?并不仅仅因为马钧是名传千古的发明家。在原本的历史上,诸葛亮所制连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快便外泄到了曹魏,马钧见着了,当场就是这句话:“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夸称经过自己的改良,可以提高五倍效率。

然而可惜得很,他并没有足够经费来修改连弩。不仅如此,据说马钧还尝试改良礮车,自己做了个可连发的小模型,可以把一些瓶子、瓦块儿抛出数十步远去。傅玄因为此事去找曹羲,说:“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朝廷应该试上一试啊。曹羲以为然,跑去禀报老哥、执政重臣曹爽。可是曹爽这路废柴又懂个屁啊,“忽之,不果试也”,于是改良诸葛连弩和礮车就永远只是个设想罢了。

对于诸葛连弩,马钧“言作之可令加五倍”,是吹牛吗?其中有多大水分?根本就没人知道……

是宏辅前一世读到相关记载,便深以为憾,此番既然得了机会,又岂有不让马德衡掺和连弩研发的道理呢?马钧想要改良连弩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应该是在他中年以后,在此之前他已经改良过织机,制造出效率很高的翻车,发明了指南车和水力“百戏”,其机巧天下知闻。如今他却还只是个弱冠青年,就是宏辅所知,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发明,那你无法“令加五倍”,哪怕能够提高五成的连弩威力,我和诸葛亮就都得笑得合不拢嘴啊。

怎么样。既出大言,你来试试?

马钧实在技痒,于是肃容拱手,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竭力捋顺舌头。打算侃侃而谈:“勋以为,可、可、可、可、可……”越是噎住便越着急,越着急便越说不出话来。其实最近他在小吏面前虽然轻易不言,即便有话要说也尽量俭省,免得为属吏所耻笑,但基本上已可顺言无碍啦。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