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机械啦——突然听问,不禁愣住了。唉。怎么这里面还有我插话的份儿啊?不是要等你们忙完了才来跟我说事儿吗?
难道说是太尉和诸葛侍郎召我前来,就是为的这具新连弩?不会吧……
一时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是宏辅揶揄道:“德衡曾云擅机括,因此而重算学,得非诓吾耶?”随即又怕吓着了这小孩子。赶紧温言抚慰:“可直言无妨,吾不罪卿也。”
马钧犹犹豫豫地站起身来,跑到连弩前面,绕着连转了三圈,仔细观察,随即把手一摊:“吾、吾……钧不识其中机、机……”虽然话没能说完,是宏辅与诸葛孔明皆玲珑七窍之人,哪有不明白他所言何意的?孔明当即便从袖中抽出一卷纸来。递给马钧:“此构图也,德衡可观,然切切不可外泄!”
马钧接过纸。展开来一瞧,果然是诸葛连弩的结构图。他翻了一翻,光盯着齿轮传动部分仔细瞧了半晌,这才嗫嚅着说:“以钧意、意、意……”红着脸抬起头来,但见无论是宏辅还是诸葛孔明,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自己。而毫无蔑视、嘲讽之色,于是一咬牙关。干脆明说:“巧、巧则巧矣,然未尽善也。”
哎呀。这句话倒说得还算顺畅。
是宏辅和诸葛孔明听闻此语,表现各不相同。诸葛亮一开始期待地望着马钧,是抱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希望马钧在某些细节上可以言及自己所未及思处,给自己以足够的启发。他可没料到,马德衡竟然直接就说“然未尽善也”——我当然知道这东西不够完美,但你又有什么本事了,竟敢如此轻视于我,冲冒上官?!
诸葛亮涵养甚好,倘若换了一个人,或许当场就把马钧乱棍给打将出去啦。他却只是微微哂笑,捻须不语——我不能贸然反驳,我老师还在旁边儿哪,且听老师如何斥责这个狂生。
可是谁想是宏辅闻言,却不禁抚掌大笑:“吾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