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汉魏文魁 > 第二十一章、舅传婿也

第二十一章、舅传婿也(3 / 5)

之言行,独此篇茫然追记上古事,此必它文窜入,或有脱漏也……”

这也并非是勋别出心裁,鸡蛋里挑骨头,历代学者亦多认为“尧曰篇”前言不搭后语,应该是中间有所遗漏、脱文。是勋更进一步把那几句话给否了,说我不但怀疑有遗漏,还甚至可能根本就是它文窜入的,本非原意。

要知道古时候都以竹简为书,编简的皮条很容易磨损、断裂——孔子读而“韦编三绝”,那是真事儿,并非夸张——加上没有记页码的习惯,重新拼起来就很可能拼错。这还不象纸书,一页上好几百个字儿,前言是不是搭后语,很容易瞧得出来,这一条竹简上最多也不过二、三十字,也就一两句话,那太容易插错地方啦。

当然啦,直接否定原始材料,这在后世的网络辩论中经常能够见到——往往有那嘴硬的,对于符合自己需要的典籍就死抱着不放,对于不符合自己需要的典籍,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就直接给否了——这年月可还是新生事物,光靠这门耍赖手段是无法说服刘协的。好在是勋要脸,不仅仅否定而已——

“即所言真有,亦乃尧命政于舜,舜命政于禹也,未直言禅让。”那两句古文含混不清,光看字面意思,是帝尧把政权交给大舜,“舜亦以命禹”,就跟陛下您如今把朝政全都委托给魏王处理一般,可没明说把帝位也给禅让出去了啊。

刘协一听有理。然而——“亦有云,岂非明证耶?”

,开篇就说:“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说:“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

其实这年月所传的,虽分今古两派,文字上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战国以后的版本,只不过今文派传自伏生。古文派尊崇孔壁藏书而已。后世发现“清华简”,直接为秦火前版本,或许比孔壁书更加古老,内容就相差很多啦。所以是勋觉得——这玩意儿真不能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