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一句话,靳歙就将英布不可能选择西进的原因一语道破。
——函谷关,还只是关中门户,能对关中造成威胁的战略要点,距离英布如今所在的位置,也有足足近二千里!
如此距离,对于后世人而言,自是算不上有多远,左右不过两个小时的飞机,或是三、四个小时的动车。
甚至对于如今的寻常百姓,亦或是商队而言,两千里的距离,虽然算不上近,但稍微走快些,也就是十来天的功夫。
若是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信息传递方式——八百里加急,那就更不用说了,两千里的距离,最多不超过五天,就能送到!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封建时代,让冷兵器时代的步兵,进行这种上千公里的机动,是绝对无法保证速度的······
这也很好理解。
——作为贼军,总不能大摇大摆走正道吧?
就算真的人多势众,也多少得悠着点,昼伏夜出什么的才是正常。
——作为贼军,总不能只顾着赶路,不注意周边状况吧?
但凡是个当过兵的,哪怕只是个马夫、伙夫,都必然知道什么叫‘埋伏’。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使得一支十万人级别的军队,不得不将新军速度压低到每日七十里,乃至六十里!
再算上十几万人一起活动,保持队形、保持前后距离,以前后照应等等,英布要想带着麾下的十几万贼军,从虹县出发,赶到荥阳、洛阳乃至函谷关外,没个二、三十天的功夫,根本想都别想!
而与这个‘昼伏夜出、一路提心吊胆走个把月,才能抵达能对关中造成威胁的门户之外’的选项相比,英布眼前,显然有一个更好的选项······
“殿下欲以身诱敌,广布传闻于淮水南、北,今贼当已知,殿下正于蕲西。”
轻声一语,将刘盈的思绪拉回眼前,就见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