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甘露之变 > 第一章 赤者如日,白者如月

第一章 赤者如日,白者如月(4 / 42)

对方治病。

李愬出身富贵,父亲是名将李晟,封西平郡王。不过比门第更为显赫的是李愬自己的战功,他于元和十二年(816年)雪夜奇袭蔡州,生擒了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一战成名,昂然步入中国名将行列。战后,李愬以功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八州观察使、上柱国,封凉国公。

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伟大的英雄,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楚。李愬患有痿病,四肢筋脉弛缓,软弱无力,这对一名横刀立马的武将而言,无异于阳痿之症,令人抱憾。李愬曾多方延请名医,却始终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他听说郑注只是一名江湖郎中后,本不抱多大希望,然招来一见,郑注一番巧言,竟游说得他怦然心动,遂同意对方一试。

郑注用心为李愬诊治后,大胆使用偏方,“煮黄金,服一刀圭”。李愬服药后,立即见效,不由得大喜过望,因而厚遇郑注,待如上宾。

当时宪宗皇帝好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李愬欲请郑注炼长生药,好进献给皇帝,以固恩宠。郑注坦白答道:“世间并无葆永生的长生之药,只有养生之道,可以使人延年益寿。”

李愬赞赏郑注诚实可信,将其留在身边,署为节度衙推,凡军政之事,均与其参决。郑注本人也很有才干,“与李愬筹谋,未尝不中其意”。

因为李愬太过倚重郑注,由此引来诸多非议。许多人认为郑注不过一介江湖游医,医术高明不假,若因此而受到李愬重用,参预军政大事,便有些“专作威福”的意思了。

彼时襄阳监军是大宦官王守澄。他听说此事后也对郑注相当不满,明白地告诉李愬,说他打算赶走郑注。

监军代表朝廷出监诸镇,协理军务,督察将帅,因有钦差大臣的身份,所以能够与一方统帅分庭抗礼。即便是李愬这样地位、军功皆不平凡的人物,也不敢忤逆王守澄,只好回答道:“郑注实在是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