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381 怎么办呢,要不要改改数据?(求订阅)

381 怎么办呢,要不要改改数据?(求订阅)(5 / 7)

效率,非常的正常。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缺点,包括效率低、稳定性差、不能涂厚膜、旋涂溶剂不环保、不能制备大尺寸器件等等,但多数研究者都不会在文章中把这些缺点全部说出来,哪怕是在引言部分,可能也只会对这些缺点进行针对性的提及。

这显然就属于“不如实披露”嘛。

“夸大有关学术成果的意义和作用”同“不如实披露……”类似,也算是业界默认的潜规则。

大多数科研方向都是短时间没什么应用价值的,但你翻翻文献,看看别人的展望部分,就会让你感觉这个领域,马上就要起飞了的样子。

还拿有机光伏为例,很多文献都会在引言部分提一句“有机光伏的一大优点是便宜巴拉巴拉……”。

但其实呢,除了早期的p3ht、富勒烯c-60这样的给体、受体材料以外,现在发展下来,给体、受体材料的分子结构都越来越复杂。

比如pce10,pce11,分子上面都有氟原子连接,合成难度、成本比p3ht要高出太多,另外新的非富勒烯衍生物itic的合成,也有五六步,如果是性能更好的it-4f,合成步骤就要接近十步,效率确实提升了,但材料成本也是蹭蹭的往上飞。

最后算下来,现在有机光伏的成本,可能比商业化的无机硅电池的都要高几十、上百倍。

因此,哪怕未来有机光伏电池效率、稳定性问题都解决了,成本还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除非能够设计出简单高效的材料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一堆人执着于效率低下的p3ht体系,就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足够简单,价格足够便宜。

“不当使用数据”这一点,也不算少见。

大多数的复杂数据拟合,都是有主观因素在里面的,人会下意识的或者故意的让数据结果变得更加符合自己的结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