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吧?”
“知道一点!”由衣点了点头:“两三年前今井宗久等几位在堺建立的,好像是用定金与各藩农民交易大米,以平抑米价,降低风险,怎么了?”
“其实这件事情是我请今井他们几位在堺搞起来的,准备在堺先运行个几年,等到差不多了,再在大明那边推广。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你刚才说的那些,平抑米价涨跌,降低风险,将米价控制在我们手中。我让文长先搞一个试点,第一年也不要太在意赚不赚钱,先把摊子搞起来要紧,可结果呢?”
“怎么了?”
“他把江南的米价打到了两钱一石!”周可成苦笑了一声:“这个米价,当地的农夫估计有不少要破家。这也还罢了,最要紧的是他这么一搞,今年朝廷的金花银估计都要出问题,他银子是赚到了,可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肯定要过问的!”
原来明初赋税主要是以实物的形式征收,唯有矿冶银是征收金银,主力税种夏粮和秋税只有陕西、浙江两地偶尔折为金银,考虑的也是明初市场上金银太少,若要征收金银,对于百姓等于是多了一层盘剥。永乐迁都以后,北京的官员必须拿着俸贴去南京支取禄米,由于运输极为不便,不得不将禄米变卖为便与携带之物,其间损耗很大。因此宣德年间,朝廷就将一部分百姓税赋按照四石粮兑换一两白银的比率折为白银,主要用于支付官员俸禄和赏赐之用。1436年,明王朝将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之夏税秋粮四百余万石折银征收,米麦每石折银二钱五分﹐共折银一百零一万二千七百余两﹐于北京内承运库缴纳﹐每季分进二十五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不难看出,随着明中叶以后大量白银流入,米价的不断上升,实际上对于东南地区来说,以白银的形势代缴赋税实际上是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但经由徐渭这么一搞,今秋米价暴跌,百姓在秋粮的负担无异于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