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器专家赵士帧说的“我中国尽属公家,有司不知造、将吏不知用、士卒不知打放收拾。公家之事,匠作定然不肯尽心;监造之官,自爱者专求节省,不省者克落,一经节省克落便难行法。既无利于前,不畏法绳于后。大小糊涂,上下苟简了事足矣。安望精工?”
另一个原因是,军士将领观念的陈腐,不愿更新换代,三眼铳一用多年,连鸟铳都不愿意换;朝廷中百官纷争、思想保守,拒绝“奇技淫巧”的先进火器。还有将领不学无术,使用不当,火器兵没有搭配为之掩护的长矛兵等等。这诸多因素导致了大明军队对战满清骑兵的失败。
以上这些都是后话。徐克绍这个时候的万历初年,明军的火器还是占绝对优势的,在西南诸夷眼中是高不可攀的神器。徐克绍一本正经地阐述一通大明火器的弊端,自然别有用心。
“那么六爷今天,是去找好的火药了?”莽应龙淡淡问道,“找到了吗?”面上波澜不惊,徐克绍却听出了语音里的颤抖。
缅王聪明睿智,敏锐地察觉火器的重要性,缅甸大军兵强马壮,刀枪斧钺弓箭大象等各类兵种无一不精,缺的就是火器!这个大明中山王的后人,说是与兄嫂不和、婚姻失意以致离家出走,立志再闯一番天地,难道不可疑,甚至可疑得很?那个信第达巴茂克的传人大圣菩萨何伽,上次陪天朝使臣来时明显就是天朝的人!这两个人到缅甸来,十有八九不怀好意。
只是他带来的是火器方子!是军铳、百子铳的制造图!无论怎样也要冒险试一试!
现在,又谈到了火药……莽应龙的心快跳到了嗓子里。
“现成的火药当然不会有,”徐克绍笑道,“大王知道,火药主要是由硝、硫磺和木炭这三样东西造的。木炭容易,砍些树木烧一烧就成;难的是硝和硫磺,特别是好的硝。”
徐克绍说着,自袖中摸出块绢帕包着的石头,轻轻打开放在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