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一个个解决“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
天时上,并无太好办法,只能多用南方熟悉水性,习惯炎热的士卒。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躲着炎炎夏日,在用兵时节上,要与北方用兵相反,决不能在春夏秋出兵,因为那是南方的“雨季”,雨林会变成绿色的坟场,最好选择在冬天进军,那时候是百越地区的“旱季”。
地利上,就必须花费大工夫了。
黑夫建议,立刻成立一个朝廷操控的官商集团,可以叫“南方商社”或者“百越商社”,统一管理从事秦越贸易的商人,让他们效仿当年乌氏延与陈平入匈奴刺探敌情之事,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南下五岭,探查交通、地理。商贾多携中原丝糖美物,贿赂大小酋长,一两年内,百越虚实,可了如指掌。
了解敌情的同时,豫章、长沙的交通需要改善,黑夫建议,将南郡到南昌的驰道,延伸至厉门塞。同时,在长沙苍梧县,试试看,能否开凿一条运河,如此方能保证后勤。
搞定地利后,已经过了两年,人和方面,一边让南下的士卒抓紧训练,习惯山林作战,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商队,对百越部族加以离间,万不能使之联合……
“臣闻胶东尉任嚣言,东瓯与闽越虽同为勾践之后,然祖辈有仇,世代攻伐,东瓯弱而闽越强,常受欺凌,陛下可遣使招抚,使东瓯入朝为臣,郡县其地。”
等到道路、运河都搞定后,陆路大军屯驻长沙、豫章之际,会稽出动舟师,以东瓯为助力,先下闽越。再打通从会稽到南越的海上交通,这样,陆师夺取南越后,就算长期屯戍,也能通过海路接济衣食,不至于变成孤军……
一整套想法,思路清晰,这多亏了小陶将自己在厉门塞的见闻事无巨细,一一禀明黑夫。
而且黑夫揣测秦始皇的心思,知道以皇帝的急性子,是不可能等太久的,所以将用兵时间定为“两到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