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却不限于九州。方破匈奴,筑长城于北,又逐月氏,设玉门于西。今更欲征百越,昌大南疆,南方广袤,物产富饶,假以时日,可为秦添一州之地,此亘古未有之功业也!”
“俗谚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种桑栽桐,子孙不穷。故臣以为,南征之举,实乃功在当今,利在后世也!”
才看了这一段,李由心里已经骂开了,这厮还是那么会说话,这拍马屁的功夫,连他们父子都望尘莫及,难怪能屡屡越级升迁,距离封侯只差一步了。
总之,黑夫将秦始皇南征百越的战略夸上了天,不过,与寻常大臣不同,在一通猛夸后,转折来了。
“然若欲攻伐百越,我军有三不利也……”
其一是天时,百越之地暑湿,夏天的高温,绝非中原人能抵挡,烟瘴、水蛊、蛇虫毒物众多,曰晒夜露,疾疫经常流行。
其二是地利,越和中原交界处受高山限制,人迹罕至,车道不通,其内部绝少平原旷野,河流山林众多,小径时有时无,大军行进十分困难,不知道地势险阻就贸然深入,后果不堪设想。
其三是人和,与扫灭六国不同,越人与秦人言语不通,秦军完全是在异族异国里作战,后勤十分重要,出兵二十万,必须有三十万为其转运。而且越人几乎没有城郭,居住在溪谷间、竹林中,熟习水战,惯于用船,聚散十分容易。所以战争方式,也从攻城拔邑,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山林围剿,这是习惯阵战的秦军所不擅长的。
“兵法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总之,黑夫的意见是,打百越是好想法,不是不能打,只能不容易打……
若是只到此为止,那还是变着法子劝阻,秦始皇岂能看不出来?
但黑夫在最后,还附上了他解决这“三不利”的设想。
首先,这场南征之战,需要数年时间来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