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也只是显学之一。
对目空一切的秦始皇而言,这当然是一种妥协。
不过,让他高兴的是,此议一出,引来了所有人欢呼,甚至连那些不愿入朝做博士的齐鲁名士,也慕名而来。各郡县得到了暗示,纷纷献上祥瑞,一切似乎都在朝正轨发展。
但秦始皇低估了儒生的无能程度,这群人,竟然连一个祭典用什么礼器,封土多高都能吵吵几天,难以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那些五花八门的建议,秦始皇看后都觉得难以实施。
他虽会让步,但只让半步,若对方不识趣,没有赶紧跟上来,皇帝就会将其一脚踹开!
怒上心头,秦始皇便斥退儒生而不用,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礼仪也采用秦国过去祭天的旧仪。
让那群废物儒生抱怨去吧!秦始皇不在乎。
去他的七十二代贤王,去他的古礼!今后万世礼仪,都但按照朕的法子来!
但刚刚进行封禅,山顶上就风云变幻,眼看就要下雨,这却是皇帝没有料到的。负责观星的史、祝都曾给他打过包票,说八月十五这天,绝对是万里晴空。
但天有不测风云,后世天气预报都不一定准,何况是光靠肉眼观星的史、祝呢?
于是乎,秦始皇的心情,也变得和头顶的乌云一样阴沉。
但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云层越来越密,却无能为力,唯独此时此刻,秦始皇才感受到了身为人的渺小,纵然是九五之尊,富有海内,却依旧是一个凡人。
“朕想要做的事,就这么难么?当真不为天所乐见么?”他收起了愤怒,认真地询问老天。
阵阵雷声,这仿佛就是苍天给秦始皇的回答。
“陛下,还是速速下山罢!”
这时候,左丞相王绾建言道:”封禅已毕,接下来不过是刻石铭字,以颂陛下之功,大秦之威。陛下请看,这云自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