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顾骜忍不住说重话敲打。
他提到的黑历史,当然是几个月前,卡梅隆导演的《食人鱼》剧本,映后成绩非常不好,而且也让卡梅隆意识到了新人导演是多么的难混,表达空间有多么的小。
其实这一切,也算是在顾骜的算计当,所以当初他才宁可拖后一个多月的《终结者》开机时间,让卡梅隆放心大胆去接《食人鱼》。
因为没有扑街来挫伤这厮的青病的话,万一卡梅隆来《终结者》宣泄青病,顾骜欲哭无泪了。
面对顾骜的质疑,卡梅隆搓着手解释:
“顾,我可以按你的的要求删减一些对商业推广没好处的剧情,但表现力的精益求精是不能放松的,在这点我们有共同利益!你要相信我!另外,你也说过,你是反对人机互动领域自动化的,你想表达这种哲学倾向,那我加点戏没错啊!”
顾骜听了这样的辩解,其实内心已经挺满意了。
也多亏了卡梅隆才刚吃过亏,而且资历浅,所以如今还较好说话。要是搁几年后翅膀硬了,估计能把投资人怼出心脏病来。
但这也证明了,人的脾气都是跟经历、成绩成正的。不能跟某些娱乐小说那样,觉得牛人天生脾气臭到不可理喻——你还没成绩呢,被投资人抓住痛脚了,不服软还想再有机会出头?
而且顾骜给的意见,也都是想把片子往历史原本的《终结者》引,只是去掉卡梅隆因为经历的苦头还不够多、而还没磨掉的那部分青病。
对于卡梅隆想加的反对自动化的哲学戏,顾骜其实是认同的——他拍电影的本来目的,是引导美国舆论对这个点的注意力,压榨工业自动化企业在美国的生存空间,逼迫产业转移。
至于电影本身赚到的利润,其实是相对没那么重要。
但既然是谈判,而且是投资人身份,顾骜肯定要装作“很在乎利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