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知府大人。”
苏州知府向宝随即回礼。待答礼完毕,向宝一眼看见杨子荣摊在桌子上的文卷,笑道:“杨通判果然也在看今年的会试试卷。”
“下官也是进士出身,自然每年都要看一看今年的会试、殿试试卷。何况自从建业贰年已来,陛下亲自出策论的题目,可以从此看出陛下当下最关心什么,所以臣让人抄了会试题目过来看。”杨子荣说道。
‘你也要凭借这些来揣摩陛下的意思?’向宝本想将这句话说出来,但最后还是没说。这话颇有讽刺杨子荣被派到苏州府看似受到重用但远离朝堂的嫌疑,他和杨子荣又没有多大矛盾,还是少说几句。
“吾亦命人抄了今年会试策论题目来看,有些思量,但却未敢保准,这次来,就是想问问杨通判,今年的会试策论题目陛下到底是何意?”向宝说道。
杨子荣思量片刻,觉得自己平日里产业园区的事情还多有赖于他,还是不得罪的好。但他却说道:“向知府,在下虽有所猜测,可也不敢保准。”
“这吾也知晓,你只管说你的,即使与陛下的本意不同,也无妨。”向宝道。
5再三说自己的猜测未必准确,得到向宝的反复保证后才出言道:“向知府,若是常人来做这二题,头一篇文章多半会颂扬太祖皇帝,第二篇文章多半会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话语。”
“这么,这么写不对?”向宝问道。他也是这样理解的。
“向知府,依在下看来,若是要得陛下青眼,须得如此立意。”
……
……
允看了十二份试卷,见和自己想的差别有些大,放下试卷,对解缙等人说道:“这些会试试卷朕暂且不看了,你们回去再对策论进行评定。”
解缙当即躬身说道:“臣愚钝,难以明白皇上的意思,还请明示。”他身后的杨士奇、杨溥、金善三人也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