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啦。刘夜堂说我早就安排下人潜伏在破釜塘一带,不管敌方是全军绕路而行,还是分兵兜抄,咱们都能够提前得到讯息。到时候大不了放弃蒋集岗阵地,退守淮阴县城罢了,不至于会有什么危险。
大军行动,一天究竟可以走多远呢?一般人常速行进,大概是每小时五到六公里的样子,以白昼八个小时来计算,就能走四十五公里左右,放在晋代大概是一百里。然而大军列队而行,必须保持一定的阵形,还要拖带大批辎重物资,速度就必须要打上大大的折扣。再者说了,你总还得留出休息、吃饭、便溺和扎营的时间来啊——军队随时都可能遭受袭击,士兵必须保持一定的体力,不可能长走不歇,否则一旦遇警,大家伙儿腿都软了,冲都冲不动了,那不是必败无疑吗?
拿破仑时代的法军是欧洲著名的擅长快速行军的部队,一般行军速度大概是日行二十公里,但必须考虑到那年月重武器比较多,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行军的速度——法军可是以擅使大炮而闻名的。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很少有带着大量攻城器械行军的,一般都是杀至城下,再临时伐木打造,所以行军速度可以相对快一点儿,一天撑死也不过走上三十公里,也就相当于六七十晋里而已。
当然啦,若碰上辎重过多,或者组织力低下,要么象王衍那样乘辇行军,还走走歇歇的军队,一天能走三十晋里都顶天了。
因此还必须考虑道路状况,以及将领的统驭能力。曹魏名将夏侯渊专擅长途奔袭,当时军中有歌谣说:“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也就是说日行在一百五十里以上——即便有夸张,有水分,所部在关西大平原上,应该也勉强能够达到日行百里的速度。只是这路将领及其统驭的军队,历朝历代都凤毛麟角,否则夏侯妙才也不会独享大名了。
倘若是纯骑兵的部队,甚至一人二马甚至多马,可以换乘,行军速度当然会相对快一些,但一般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