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莱是西岸最有名的大学,一向以激进和革命著称,尤其在六、七十年代支持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白先勇对这间名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九六六年,他的挚友王国祥在此读博士学位,那年夏天,他从圣芭芭拉来柏克莱度假,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游园惊梦》。一九八o年他又在柏克莱东方语言文学系客座一学期。所以,这座大学城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我们是星期天去柏克莱的,校园里十分安静,有一种冬日的冷清。这样的天气,是会让人心澄如镜的。故地重游,白先勇很快就找到了东方学院大楼,二楼的图书馆星期天照旧开放,不少东方面孔正在埋头苦读。白先勇告诉我,写小说《游园惊梦》时,他在这里还借了不少参考书,如:汤显祖的《牡丹亭》。
不过,校园外的电报街(telegraphavenue)倒是热闹非凡,俨然成了商业观光区,街头小贩在此兜售各种手工艺品、扎染衣服、文具及电脑配件。眼前的景观使白先勇大为感叹,他说:“以前,这条街上书店林立,三五步就是一间。”现在,我们走完整条电报街,也不过看到寥寥可数的几家书店。不过,这条街上的市井闲情令人难忘。
离开柏克莱,正是黄昏时分,远远望去,校园里的钟塔(sathertower),已被夕阳染成了金色。我不知道,白先勇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看这一片夕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