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虎头虎脑的,惹人喜爱。
谁能想到这小家伙以后会成为大明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一生与建奴都是在有胜有负的战争之中渡过,也算是为汉家天子保留了最后的一丝颜面——终究还是有忠臣的。
只是这家伙不知道怎么搞的,哪次打仗的战绩都很诡异。
按常理来说,有胜有负是正常的,毕竟常胜将军是少数。
但是人称国姓爷的郑福松却是搞笑的很——每次大胜之后就是大败。
至于是战略眼光不行还是战术不行,崇祯皇帝更倾向于前者——毕竟这家伙原本是读书多于军事。
就在崇祯皇帝逗弄着如今才几岁的国姓爷的时候,刚刚行完礼的郑芝龙也在瞧然打量着崇祯皇帝。
郑芝龙觉得上天真是太不公平了。
自己长的这么高大威猛,崇祯皇帝长的一副小白脸的模样,可是偏生这小白脸的赫赫凶名,让自己感到害怕。
让郑福松,也就是后来的国姓爷呆到一旁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此行出海,可有把握?”
郑芝龙拱手道:“启奏陛下,此时海上风浪虽大,可是我大明宝船如今已经有四艘新近下水,加上原本的留存,一共十艘宝船航于海上,便是风浪再大也不怕!”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那就好。郑爱卿一定要注意,宁可慢,也要注意安全。”
郑芝龙当下便应了。
对于郑芝龙来说,最怕的不是慢,也不是回来接着捕杀鲸,而是出了海上事故。
按照一艘大型福船装载三百军士和七百百姓的比例来看,一次性投送的数量就是千人。
而全部换成军士和相应武器以及给养的话,大概能容纳下七八百人。
这就导致了船上的人数太多,而远航的时候如果不求稳而求快,基本上一出问题就是死一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