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任用铁匠出身的孙打炉为监官,就惹得满城风雨,而在那更早十数年之前,叶济儿初登汗位,就在辽东颁布《求贤诏》,声称“不限贩夫走卒、隶从农人,凡有一技之长,献之衙府,皆授官长”——说起来北燕重视匠术、务实求新,是要早过淮东。
其兴起于辽东,自有其过人之处,并非偶然。要不是淮东横空出世,以孱弱而内部矛盾重重的元越王廷,实在是很难阻拦北燕侵吞中原。
北燕船政的第三次大展,与荆襄会战密不可分。
虽说荆襄会战,北燕大溃,兵马丧失将近三十万,但也不是全无所得。在荆襄会战中,北燕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得到奢家投附献上的近两万名南方工匠。
这些工匠,差不多在南阳战事之后,就连续北迁并入北燕控制各地官办工场里去,其中北燕最紧缺的近三千造船工匠,在迁入金州后,给铁山船场带去奢家所掌握的所有造船技术。
这时才知北燕将臣越深刻的领略到南北造船技术的差距。而在奢家匠工并入后,铁山船场就迅具备建造大型海船的能力,并在年初时着手同时建造六艘五千石大船。
荆襄会战的失利,使得北燕的战略重心不得不转移到东线来,变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守。而战略重心转移到东线,势态又从进攻转变为防守,水军则是北燕必须要加强的一环。
若不能将淮东战船封堵于渤海之外,北燕在东线的防兵便是再多一倍,也会倍感费劲,便如奢家在闽东给淮东水师逐步蚕食消弱之恶局。北燕能使鲁东南、整个山东半岛的东南半面都变成残地,与淮东拉据,但不能将燕蓟、辽西、辽东面渤海的区域都变成残地!
单纯的刀鱼寨、庙山岛、隍城岛及铁山寨,哪怕建得再固若金汤,没有一支在水淮之上的水军的配合,没有近海作战的能力,也是没有办法形成锁海防线的。
叶济尔不奢望能在短时间里,建一支能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