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走过这种马路的行人和商客,无不交口称赞,很多走南闯北的商人都纷纷称,若是全国都是这种马路就好了。
而如今,内阁宣布,开启全国筑路,由北阁大学士王佐统筹主持,地方政府实施修建,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以后的商路好走了。
旋即,随着后面的消息披露,他们瞬间错愕,然后化身为狼。因为修路的水泥都是在地方采购,而不是由内府商贸部统一供应。
说实在的,朱由校手中几种赚钱的技术保护的都很好,尤其是香水、烈酒、玻璃之类的,唯独水泥的技术泄露出去了。没办法,大明的匠人实在是太聪明了,只要稍微看看水泥就大差不差的猜出来制作原料,然后一番实验,便差不多能做出来,当然,效果是没有内府做的好,但基本的快速凝结和低成本都是具备的。
只是,没有人敢去生产,虽说锦衣卫如今收敛,但还是有办钦案的权利,而这私自生产水泥就被朱由校定位了钦案,几番抄家之下,自然没什么人生产了。研究水泥生产的匠人也被发配到了辽东。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水泥的技术扩散算是暂时被遏制住了。但水泥的便捷,却在所有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为了筑路,内府可算是开放了这个限制,允许地方生产,但却有一定的前提,一是将自己名下土地统计献出来,等到土改时直接交由官府分配,二就是参加这个水泥配额拍卖大会了,用银子买下当地水泥的供应身份。
等到整则公告全部念出来之后,整个茶馆仿佛炸了锅一样,到处都是嗡嗡的讨论声。
“内阁要投入三千万两白银修路!”一商人眼睛瞪的跟牛眼一样,神情非常的惊讶,显然被这个大手笔的数字震撼的不轻。
三千万两是什么概念,万历年间,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四五百万两银子,这是整整六七年的政府收入投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