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速度,因为它采用的是滑水型船体,而不是传统的排水型船体,所以速度非常快。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40节,就像飞一样。
这种优秀的小船,帝国海军和奥匈海军都买了不少,还有意大利人、土耳其人和波兰人,也很喜欢这种小巧而威力巨大的船,几乎所有同盟国的海军都购买了。在战争结束后,我更听说,至少有20个国家的海军都购买了这种船只。不过我知道它的价格并不便宜,所以中国人又推出了一种廉价版,用廉价的钢代替了铝。我还听说,日本人还仿制了一种更便宜的木壳版的“鳟鱼”,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但很遗憾的是,日本人低估了高航速带来的巨大水压,他们的木壳“鳟鱼”根本不敢开到33节以上,否则就会解体。
比较讽刺的是,中国人卖出的这种鱼雷艇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1919年6月17日,意大利海军用整整一个大队的中国原版“鳟鱼”给了协约国舰队沉重打击,当时协约国舰队正在进攻塔兰托湾,意大利人把鱼雷艇埋伏在港湾里,用伪装网覆盖,躲过了协约国的空中侦察,它实在太小了,可以很方便的隐藏起来。
随后,协约国舰队就遭到了意大利鱼雷艇的伏击。因为距离太近了,协约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中国的伏羲号和女娲号排在最前面,它们遭到了最多的攻击,起码中了10条鱼雷,几乎被当场击沉。要说最倒霉的还是英国人,他们被击沉了三艘前无畏舰,重创了两艘。后来,中国人费了很大力气去修复这两艘倒霉的超无畏舰,但似乎损害到了根本,再也无法恢复到最佳状态,因此在战后它们就退出了一线,作为训练舰艇,后来又被改造成了战列舰博物馆。
中国人的武器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相当高,丝毫不逊色与帝国,很难想象这个国家在20年前还衰弱得连日本都打不过。陆军和空军的装备我不太了解,但我们海军就大量采用了中国的设计和思路,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