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材料帝国 > 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才难得

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才难得(4 / 5)

的民营企业里去继续发挥作用。你应当承认,国企这么多年还是培养出了相当一批人才的。”

“我明白了。”秦海点了点头,表示听懂了王鸿生的意思。

在两年前,秦海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挖走了大量的技术人员,成立了安河材料学院。如今他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技术储备,却又面临着管理人才不足的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甚至比技术人才的培养更为困难,因为管理一家企业不但需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长期磨砺形成的经验。由于中国的民营经济还只是刚刚起步,要想找到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只能到老国企去想办法。

从王鸿生的角度来说,当然不希望看到国有企业里的人才被民营企业挖走。但他也知道,在总设计师南方讲话之后,中国将会全面地走向市场经济,原来受到计划体制保护的众多国有企业将会面临着市场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但同样会有一些企业惨遭淘汰,面临破产的境地。

王鸿生不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他能够接受这种优胜劣汰的结果,知道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他唯一舍弃不下的,是这些老国企里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团队,这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从推荐任飞翰担任金塘石化的厂长这件事,王鸿生受到了启发,觉得把在国企中无法容纳的人才转移到民营经济中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无论是国营经济还是民营经济,说到底都是中国自己的民族经济,手心手背都是肉。

当然,作为国家计委的官员,王鸿生不能主动去推动这件事,而只能对秦海进行一番点拨,让秦海自己去做这项工作了。秦海是冰雪聪明之人,听到王鸿生这样说,他还能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指望国家部委把国企里的干部直接介绍到大秦集团来是很不现实的,毕竟部委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更何况,部委推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