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民效,谦恭礼让发乎于心,故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盛况。兼之君臣尚仁,民心向善,方能令大齐万世常青矣。”
他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指出以仁政感化百姓,以德法教化百姓,从朝廷做起,百姓自会效仿。君臣崇尚以仁治国,百姓皆行善举,才会使国内太平安稳基业万古长青。
左手边穿着一身白衣的李旭面带微笑,上前道:“学生以为,兴邦在于修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故有秦暴政二世而亡,大汉中兴之盛世。我大齐尚儒,恩泽天下,若融德于法,则更兼普度众生之义。”
这位学子主要是站在修心的层面,指出将德政融于法律之中,用道德替代刑法的约束,使百姓都成为有德之人。
说到底,他只不过是将第一个学子得论点换了个说法而已。想必是和赵子诚想到了一起,怕他抢了先机专美于前,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表明论点。
最后一人不徐不疾,微微摇头道:“仁政故令温良百姓归心,然有愚民不堪教化目无法度败坏安宁,德不以归心,何解?”
唐安心中暗暗一笑,看来这第三个家伙是故意跳出来唱反调了。
那叫薛聪的学子上前与二人并列,道:“二位所言不无道理,却视天下大同。殊不知盛世之下,亦有劣民,仁德不度,小至灾及乡里,大则为祸一方。所以学生以为,仁政故要一以贯之,却须辅之以刑。利民德抚,顽民刑罚,刚柔并济,方能令百姓归心。”
一听这话,先前两位学子不乐意了。赵子诚眉头一皱,道:“薛兄此言差矣。圣人爱人,故以民为贵。大齐尚仁政久矣,圣人之德早已深入人心,故齐人爱人,过必思之,恩必报之,刑罚早已形同虚设。若再拾旧业,不免令百姓心生嫌隙,不利长治久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