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石一样。”
可往往大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一段话,对五岁的余多味来说,记起来还是有一些吃力,并且难以理解。
他在心里默记这句话,心想等他长大了,多在私塾门前听先生授课,就能吃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顾芸娘对余多味有了深层的认识,聪敏好学,她想将余多味在私塾开堂授课时,将他送去启蒙。
“那些话对你来说,很难理解,娘今日告诫你十二个字,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识良莠,这才是做人之道。”顾芸娘轻轻叹息一声,“你今后就懂了。”
余多味垂着眼帘没有作声,他现在就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只是他现在的能力,只能明是非,知廉耻,辨善恶,最后一点还做不到。
他会做到娘期盼的样子。
余宝音瘫坐在地上,眼睁睁看着丁氏等人被带走,脸色苍白。
她连滚带爬,跪在顾芸娘的脚边,泪水掉下来,把手心里的一两银子给顾芸娘。
“娘,这是大伯娘给我的银子,我……”
“这银子你自个收着,拿你给我下药挣来的银子,我怕硌手。”顾芸娘看着涕泪横流的余宝音,心里真的毫无波澜,她下定决心,决定弃养余宝音,“在你心里,我是一个外人,不如你奶,你大伯娘,小姑来的亲近。你一次次帮着她们,害我,害多味。余宝音,你说还要我咋原谅你?机会我给过你很多次,可你半点悔改的意愿都没有,甚至憎恨我教训你,心里想着无数恶毒的念头来报复我!像你这样忘恩负义,从不记好的白眼狼,我还有什么理由抚养你?你心里跟谁亲,你就和谁过。”
余宝音彻底慌神了。
她之前问曹氏要银子,就仗着自己要去余府享福,曹氏是个势利眼,贪图便宜的人,一定想借她的手从顾芸娘手里捞好处,才忍着气给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