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想着做些改变。甚至当西方观众已经看腻的时候,那些新人导演还在做这种尝试。
另外,我觉得中国独立电影都非常的慢,有八成的人都会采用长镜头。以表现所谓的残酷生活。可能这几句话不太好,但我确实认为那些片子的质量很低,声音差,字幕也基本看不懂。而且中国电影的类型非常单一,题材很匮乏,它们缺少让观众产生兴趣的能力,更达不到与现实合理的联系。”
老外说话就是直啊,这顿喷下来,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
紧跟着,戛纳的前选片人阿尔伯特道:“葛文先生讲的我深表赞同。不过我想接着张先生的话题。他刚才说电影与市场的共生性,这个非常有意思。我觉得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探索与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第二阶段从冬春的日子到三峡好人。这其中的共存关系,张先生已经讲的很清楚,我想说的是第三阶段,就是从现在到后十年。其实不仅是中国电影,全世界的影视产业除了好莱坞的特效片,都在面临着一种归讲故事的归。”
他顿了顿。继续道:“现在的观众需要看一个好故事,这是我们自幼就有的本能。你可以拍那些冷门的题材,运用古怪的技巧,但它们只能在电影节上做几天的宠儿。马上又会打原形。而我恰恰认为,中国大部分的导演很缺乏讲故事的能力。现在已经是第三个阶段,你还在用第二个甚至第一个阶段的手法去创作,市场当然不接受。”
话音方落,程颖便拽过麦克风,接口道:“我一直跟着公司跑海外。跑行,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先说国内的感受,当年香火出来的时候,评论界一片叫好。但它的对象只在电影界和文化界,那些所谓的精英分子。到了石头时期,国内正逐步建立市场,走进影院的都是城市主流知识分子,比如大学生、上班族这些人。他们对政治形态探讨的较低,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我花钱看了电影,你得给我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