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其实还有女校,不过因为男女不同校,又不强迫女童上学,故而没引起什么波动。
放在大明,家有财力者,其实女子也有接受教育,只不过请私塾先生在家罢了。毕竟男主外女主内,大户人家出来的女子,未来要操持夫家大帮人的生计财务,不读书识字怎么行?
不过此时还是重视男丁,便是免费,也只有一些颇有财力的,眼光长远的商贾财主,官太太家人女儿等送入女校,入学女童不多。
依李邦华的打听,宣府镇最多的便是小学,每乡均有,还有叫中学的,一般一路只有一所。不过东路中学最多,足有五所,保安州更占了三所。
大学,便是宣府镇军事学院,民事学院等等了,精英的汇集地。
大明一般是七、八岁开蒙,然后寒窗苦读,一步步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慢慢上升,只有科举一条路,若能在三十岁中举,已是祖坟冒青烟了。
包公便是29岁中举,39岁才出仕当官,这还是幸运的。
在宣府镇这里,十岁或是之前均可入学,接受六年教育后,约在十六岁毕业,便是合格的小学生了,如能拿到毕业证者,便是没考入中学,还是很多地方抢着要。
宣镇商事发达,地方颇多技校,特别很多商行厂坊都在后支持,专门笼络这些小学毕业生,供养他们在技校中学习几年,让他们出来后,入自己商行做事。
不过对这些小学毕业生,宣镇百姓,还是习惯将他们称之为童生,后官方也确定下来,拿到毕业证的学童,才能称之童生。否则只是准童生。
这不若大明别处,一开蒙便是童生,没考中秀才的,七老八十还是童生。
因为是六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宣府镇采取宽进原则,适龄孩童均可上学,但毕业考就卡得较严。
考入中学者,便是准秀才,因为中学生录取严格,超过九成多的小学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