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九十五章 仁与义

第九十五章 仁与义(5 / 5)

日友人曾对他言:“现在元军三路进兵,你以乌合之众迎敌,无异驱群羊斗猛虎。文承相答:“我也知道如此。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竟无一人一骑应召,我万分悲痛。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众人力量,也许能保存社稷。他又言:“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该以死报国”

“文承相兵败被俘后,元主以高官厚禄劝降,又以亲情诱逼,文承相宁死不屈,从容赴义。他的气节与忠烈,被后世传唱,青史留名!”

符名启看着众学生道:“我不要求你们如文承相一样节烈,但要让你们知道,这仁义二字的道理,读圣贤书又为何事。”

众学生都是似懂非懂地点头。

忽然一个学生道:“受君之恩。食国之禄,该当以死报国。如果君王都投降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该如何?”

符名启看去,却是昨日那个被钟正显罚抄课本三百遍的温景和,他今年十三岁,长得眉清目秀,大班中以他最调皮,也最聪明,他却不是舜乡堡人,而是董家庄人。

大班中这么有深度的问题只有他问得出来,符名启不由点头,他微笑道:“问得好,昔日宋恭帝降事元主,元主派他劝降。然文承相答“君降臣不降”社稷为重,君为轻!我华夏几千年,改朝换代无数,然君王可以降,我们读义却不能失去。”

温景和道:“先生,学生明白了。”

符名启摸了摸他的头,温言道:“好孩子。”

学堂内传出了孩童清朗的读书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听着这朗朗的读书声,窗外的王斗有一种从心灵并出来的颤动,这才是真正的读。

真正的仁头!日o8旧姗旬书晒讥片齐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