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帝国苍穹 > 第131章 瑞典攻略

第131章 瑞典攻略(4 / 8)

向北推进,但一贯喜欢冒险的德国元首也不愿招惹这个北欧第一号军事强国。于是德国向瑞典下达指令:“只有倾向于德国的中立才是保证不被侵犯的唯一道路。”德国同意有条件地尊重瑞典的中立地位,条件之一就是瑞典不可削减对德国的铁矿石出口。

西线战役结束后,瑞典向德国妥协,同意德国经由瑞典境内向挪威运送军事物资,并同意德[***]队在境内通过,但在这段曰子里,瑞典的军队扩编了一倍,达到50万人,武器装备为从前的3倍,并加强了机动化部队。瑞典建立起自己的潜艇和鱼雷艇部队,飞机总数翻了一番,并且服役的大部分都是新制造出来的高姓能战斗机。当德国在库尔斯克的坦克决战中失利后,瑞典终于决定不再替德国运输物资和士兵,在此之前他们共运送了214万名德军士兵和10万节车皮的物资到前线。

当战争形势发生转折后,盟国也加大了对瑞典的压力,对瑞典威胁最大的现在是盟国而不是德国。为了适应形势,瑞典逐步取消了对德国的让步,开始向盟国靠拢。对此,德国元首虽然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此时他已是自顾不暇,没有力量再去干涉中立国的事务了。当1943年夏天瑞典通知德国过境运输必须停止时,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态的发展,因为此时他还有其他许多更重要的问题,比如盟军入侵意大利,墨索里尼倒台,对法国的压力不断增大——所有这些结合起来,迫使德国从挪威撤出军队前往法国而不是在北欧开辟新战线。

就这样,依靠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妥协政策,瑞典博取了交战双方中优势者对中立的认可和维持,而处于劣势者或者出于理解,或者出于无奈,眼睁睁地看着瑞典为敌方服务却无力干涉。

总体来说,瑞典的中立除经济活动外无可指责。它为盟国情报人员和丹麦、挪威的抵抗组织提供了活动方便,还接收了绝大多数丹麦犹太人前来避难。瑞典红十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