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恢早年在郡里当督邮,他的姑夫爨习是建伶的县令,有违法的行为,李恢连坐免官。由于爨习是这一带有势力的豪族,太守董和就把事情压了下来,没有免李恢的官。了维持地方各派势力之间的平衡。董和只好把李恢推荐给益州牧刘璋,另行任用。
李恢在路上听说了,刘备自葭萌返回开始进攻刘璋的消息。李恢认为刘璋一定失败,而刘备一定能成功占领益州,只有投刘备。因此,他不去成都而直接北上,以益州郡使者的名义,在绵竹和刘备相见。刘备十分赞赏李恢的才识,一起南下到雒城。此时西凉名将马超。正因兵败投靠汉中张鲁,刘备为了收揽马超这员名将,同时也为了削弱张鲁的势力,以便夺取汉中,特派李恢去完成这项重大使命。李恢到汉中去交好马超,晓理动情。硬把马超说服,归顺了刘备,从此,李恢遂成了政治舞台上的知名人物。
不久,刘璋投降。刘备领益州牧,以李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后来,有逃往的犯人诬陷李恢要谋反,执法部门将他抓捕,刘备认为李恢不会谋反,将他释放并升为别驾从事,成为刺史的左右手。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是为章武元年,管领南中五郡的庲降都督邓方逝世。刘备本有意任用李恢,但却故意先问李恢何人可以继任?李恢引经据史,说了一段十分得体的话:“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曰‘莫若老臣’,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既表明了他器量宏大,勇挑重担,又说明他引征得体,修养甚高。于是刘备外放李恢为庲降都督,驻平夷县,并兼任交州刺史。刘备取得益州政权后,南中各郡大姓据地自雄,只永昌郡太守吕凯投向刘备,其余都不愿归顺刘备,他们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暗联孙吴。刘备以李恢领交州刺史, 是蜀汉摆出要与吴争夺交州地盘的架势,至此,李恢已成蜀汉独当一面的“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