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已经够了……只要薛收能让薛万彻出来,待窦孝宣抵达洛阳后,也就万事俱备。
困扰十曰的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不管是言庆还是徐世绩,都感觉轻松不少。
天色已不早了,这时候练习,可能姓也不大。
一帮子少年,年纪相仿。最大的是薛收,今年十六岁;最小的言庆,今年十岁。
至于徐世绩裴行俨姚义三人,年纪相差更小。
大家就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这话题说着说着,就转到了言庆的那一部《三国演义》上。如今对外发布的三国,并没有太多。言庆刻意放慢速度,为的是引发更多人的兴趣。薛收几人,看到的和外界同步,而徐世绩则已看到了赤壁之战的情节。
郑言庆说话不多,于是乎徐世绩就成了主角。
只见他口沫横飞,讲述起后续的情节,时不时还卖上一个关子,令裴行俨三人抓耳挠腮。
“郑贤弟,你居然有如此多的存货?”
裴行俨兴奋的拉着郑言庆,“快快交出来,也好让我等过瘾。”
“这个,我尚在修改之中,待修改完毕,一定请几位兄长指正。”
言庆现在有些犹豫,因为此前杜如晦来信,说他书中有一些情节不太妥当。比如尊刘兴汉,比如逆篡皇位,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若一个不妥,恐会惹来祸事。
当时写的时候,言庆没有太在意。
可杜如晦这一提醒,倒是让言庆有些顾虑了。
所以他一直在犹豫着,应不应该把后面的文章放出去。不过这话题既然扯到了三国演义,言庆突然间有了一点想法。
“薛少,你与姚少在太学读书,见多识广,学识也比我们广博。
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还要请两位指点……但不知,两位觉得那太平道之乱,如何?”
太平道之乱,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