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及公路建设的城市投资公司,无法偿还银行流动贷款,要求银行拉长还款期,以及把该笔款项转换成以资产抵押的固定贷款,即变相拖债。
至今,城投债务风波还在持续蔓延。当时市场舆论认为,未来两三年,即将进入地方融资平台还贷及违约的高峰期。如今,这一预测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地方债务大量拖欠,使得银行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国有姓质,这压力又转移到了政斧头上。银行钱不够,一方面政斧只能增发货币,一方面银行大规模“诱储”,种种负面影响最终落到普通民众头上,改革开放以来,华夏经济一直凯歌高奏,经济方面的危机还未有如此巨大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只是由于多年来政斧在经济领域的信誉还算良好,目前危机尚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方面,近年来高速发展、占有巨额银行贷款资源的铁路尤其高铁建设,也露出了可能出现巨额信贷债务难以偿还的风险端倪。铁道部负债有数万亿之巨,正在面临史无前例的双重信任危机。
这个帐就连没有涉足银行业和铁道产业的萧宸也能感到其中危机:即便铁道部每年可以还60亿左右的利息,可那要何年何月才能还得了一万多亿的本金?!尤其是,到现在2013年初时,铁道部贷款本息已达2万亿,而到“十二五”末,贷款本息更是有可能达到4万亿之巨,如此之下,还本付息几乎是个遥不可及的事。因此,就连萧宸也非常担心铁道部贷款难还的风险,上一次政治局会议的时候,萧宸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说应该给银行拉响警报,要求他们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处理好铁路系统贷款和公路建设贷款问题。
萧宸虽是中组部部长,但由于同时是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对于党的重大决策都有发言权,而他本身又是搞经济出身,是以这次提出问题引起了华共中央的高度重视,薛远岚总书记和文成玺总理(两会前,总理还在任)先后召见了银监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