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下去、把相对优势做得更强、把薄弱的环节变得不弱,成为梁溪能否在“吴梁延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竞争中扭转劣势的关键。
梁溪的绝对优势在于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是近代以来,京杭运河和京沪铁路这“一纵一横”的骨架确立了梁溪作为国内外商品在东南地区集散地的地位。“二传手”的作用曰益明显:来自东方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梁溪流通到全国各地,而东方急需的原材料也是经由梁溪运达东方。进入20世纪90年代,沪宁高速公路、梁澄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和江阴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使得梁溪成为华夏交通网络的重要结点。可以说,铁路、公路、水路,都在梁溪交会了。但作为交通枢纽,梁溪还有一个心病:那就是梁溪的航空运输至今还是软肋。伴随着硕放机场收归金宁军区,梁溪这惟一的航空港即将失去功能。在江东省报请政务院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中,专家们将远期干线机场的地址选择在梁溪的北部。新机场落址梁溪,绝对是梁溪加快发展的新契机。
然而新机场的消息一曝光,便让梁溪周边的两个城市紧张起来。延陵宣布将加紧对奔牛机场的现代化改造,吴城则婉约地在官方报道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宣称要造一个参与国内航线营运并兼顾新加坡航线的机场。如此方圆两百公里内就有三个国际机场,再多一个,岂不是重蹈珠江三角洲的覆辙?
当延陵和吴城都显现出争夺机场的意图时,梁溪建设机场的步伐就不可能再乖乖停留在江东省的时间表上了。吴静(吴城-静海)长江大桥即将建设,梁溪交通枢纽的功能势必会有所减弱,但梁溪和吴城在交通方面的竞争就好比“第二代”和“第一代”的竞争,有了实力,梁溪如何保持这个“绝对优势”,抢抓先机,从“第二代”进化到“第三代”,把大交通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物流业的基石,还取决于自己的眼光和魄力。
在《吴梁延都市圈规划》中,对于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