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在吴城2000年的GDP、吸引外资、自营出口额三大指标中,分别有67%、60%、50%是代管的县级市创造的,而梁溪相应的比例分别为42%、34%和25%。所以,萧宸甚至,其实吴城并没有如外界所认为的那样摆脱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而鹿城、海虞和张港似乎都不满足于经济上的富足,他们或是希望升格成为地级市,或是希望摆脱吴城的影响。在萧宸想来,未来的苏南,很有可能成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试点,究竟会采用哪种方式?如今还是未知之数。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下属县级市实力的增强,吴城也好,梁溪也罢,都无法阻止他们离心的步伐。这是又一次城市体系的蜕变,今后的苏南,必将产生和吴城、梁溪、延陵一样新的中心城市,而城市的竞争将不是“集团式”的竞争,而归结到中心城市的竞争。吴城能否在那时傲视群雄?还是未定的答案。
至于今年年初江东省提出的关于“吴梁延都市圈”的说法,萧宸和杨维责在知道以后,心里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一个问题:谁是中心?
在江东省提出的三大都市圈中,其他两个都用中心城市的名称来命名,惟独吴梁延都市圈,让专家和官员们感到十分棘手。《吴梁延都市圈规划》的出台,就是为了解决苏南地区的诸多问题。
说起来,延陵的市民对于谁是中心的问题不太关心,原因是延陵在都市圈中地位最弱,只希望延陵能稳定在第一梯队的位置就已经比较满足;吴城对于谁是中心的问题也不做声,不是不争,而是心底里觉得吴城自然是都市圈的中心。倒是身处都市圈地理中心的梁溪人,对这个问题思考得多,谋划得多。梁溪已经失去了不少机遇,如果再不抓住这次机会,就会彻底地落伍。
梁溪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是苏南的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又处在苏南“井”字形交通网的中心枢纽,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比吴城要强。梁溪如何把自己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