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卫城街垒战”,打死、打伤、瓦解法军1.9万人。法军进攻北部西北山区,占领和平、山西、义路后,沿滇越铁路进占老街,切断北部山区与平原地区的联系。法军2万多人、飞机40架、坦克70多辆,外加许多艘军舰的火力配合,向北部山区发动大进攻。他们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企图在北件合围,歼灭越军主力,占领北部中央根据地。越南军民发扬“决战决胜”的精神,在诱敌深入之后,展开游击战和运动战,予以分割包围,全国各战场也紧密配合,于12月23曰粉碎了法军的进攻,打破了7000余法军组成的战斗包围圈,收复了太原、宣光等地,取得了越北战役的胜利。
在高平,法军指挥官的飞机被越军高速机枪击落,法国远征军副总参谋长贝特及其参谋机关人员全部丧命。
法国失利,远征军总司令瓦吕伊被撤职,由萨兰代理。法国驻印度支那高级专员亦被召回国。越北大捷,宣告了法国“速战、速胜”战略方针的破产,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越南全国抗战一年中,法军伤亡2万多人,相当于法国在印度支那总兵力的1/6。而越军则由11.5万人发展到15.5万人。
1924年2月,法国派布莱佐代替萨兰任远征军总司令,增调15万兵力到越南。布莱佐鉴于法军无法迅速取胜,于是在相持阶段便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以维持其长期侵略战争。越军则以多种斗争形式打击敌人,夺取战争主动权。布莱佐收缩兵力,放弃北部高平、北件部分地区,对南方占领区进行“绥靖”,对北方解放区进行“蚕食”和“扫荡”,并进行“封锁”,着重控制红河三角洲。
入秋以后,实行小规模的“蚕食”北部解放区的政策,掠夺人力、财力、物力,破坏越军的后备力量。同时,法国还利用保大、武鸿卿、阮祥三等越南亲法人士来分裂人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