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劲。
只是接下来,就出现了从昨天开始屡屡发生的一幕。
“我认为阴阳学派的理论应该慎重选择,这个学派诞生之初就带着浓烈的古代神学色彩,不符合咱们编纂《国学正典》的初衷。”顾衷德看着大纲上的一条细纲,皱眉道。
刘改之则摇摇头:“虽然我也认为阴阳学派的选用需要仔细斟酌,但是我跟顾兄的原因不同。我的理由是阴阳学派的著作基本全都失传,现在仅存的残篇完全不足以代表阴阳学派的理论,我们要是擅自在此基础上臆想补充,就违背了咱们的编纂立场。”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其中《公梼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
而以上这些典籍,全部遗失,没有一本存于现世。
只有礼记中有一篇《礼记月令》,疑似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也有些篇章属于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保留了小部分阴阳家章节。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可以说阴阳学说是华夏文化中遗失最为严重的一门学派,以至于现在人们都无法对其作出一个透彻的了解。
而现代人对阴阳学说的了解,也仅限于占卜、风水等方面。
千叶真昔放下手中的笔,也发表意见道:“阴阳学说名义上单数一派,实际上主要思想源于儒家的六经跟道家的八卦生克。世界观上他们从《周易》里提炼出阴阳两分的概念,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此形成;历史观上他们从《尚书》中提炼出五行说,认为王朝的兴亡都是正常的五行轮换,属于不可违逆的天数;政治上,认可儒家的仁义学说跟道家的无为而治。其实这些理论即便放到现在,仍旧有着让人赞叹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