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山田次郎对长风公司的人员结构,非常不满意。他认为许多人,压根就是不必存在的。这个与养活退休职工完全是两码事。曰本人管理企业,决不允许有一个吃闲饭的人存在。倒是员工们经常自觉无偿加班。
不加班的话,你小子就会被开掉!
不压缩这些多余的人员,产品的成本根本降不下去,竞争力也就没有了,注入再多的资金也不管用。
“柳书记,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工人饿肚子啊!”
赵彦据理力争!
对于赵彦这种经历过两个社会的人来说,社会主义的优越姓是他极为看重的一个方面。
柳俊笑道:“老赵,优化组合,精简人员,可不是让工人饿肚子,对于这些组合下去的工人,厂里自然要给他们安排出路!”
赵彦瞪大了眼睛,很不解地问道:“柳书记,工厂都不要他们了,还怎么安排出路啊?”
柳俊缓缓说道:“老赵,我今天陪同白司长,钱主任等领导同志来长风公司调研考察,就是要一起探讨一下,我们公司改制之后的发展思路问题。这个,首先要认清楚一点,为什么我们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低下,不是质量差,是成本偏高。生产效能低下,人力成本增加。总体来说,我们长风公司的规模不是小了,而是大了,人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一个大而全的公司,就像一艘满载甚至超载的货轮,很难应对大风大浪,想要调头,更是困难重重。因此,长风公司改制之后,最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压缩规模,精简人员。我们要合并一些分厂,合并一些科室机关,大幅度的减少机构和人员的配置,只保留最精干的队伍。一些生产辅助零配件的分厂和车间,全部关闭!”
赵彦大吃一惊,差点嚷嚷起来:“柳书记,把这些分厂和车间关闭了,我们的生产线就不完整了,产品出不来的!”
这可真是外行指导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