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有很多的前期准备。
好在还有那没有刻度的能量管,南冥现在就开始了试验与测量。
南冥给自己的能量划分出了两个等级,一管能量就是一管,而一管分成一百度。
用一根尺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比量,让一管能量和十厘米的刻度重合,就可以精确地计量出能量的“度”。
于是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南冥拿着一根透明尺子比量的身影,若是有人问起,他就说自己在用三角测量法测量树木的高度,做一个课外小调查。
为了做好测量,南冥做了一个excel表格,记载了密密麻麻的数据。
走一千米,消耗2度能量。
快走一千米会消耗3度能量。
跑步一千米会消耗5度能量。
百米冲刺,消耗1度能量。
四百米快跑……南冥累趴下了,计算失败。
南冥得出结论,剧烈运动会加剧能量消耗。
再计算负重,十公斤之内消耗增长几乎可忽略,但超过十公斤之后,每增加二十五公斤,能量消耗增加一倍。
能量的获得,则相对难以计算一些。
成就感、满足感等很难度量,计算起来极为复杂,南冥暂时还做不到寻找规律,只能暂时把每次的能量增长记录下来。
在文吉,能量已经不再是困扰南冥的问题。
在庆老爷子那里吃一顿大餐,能量加满足感,就可以满足南冥一天的普通消耗了。
可去了青阳之后,就不会再有大餐吃了,南冥开始测试普通的能量获取方式。
一听可乐、一颗费列罗、四颗德芙、两杯咖啡,都可以增加大概1度能量,能量和糖分还并不能完全等同,很难把满足感和纯粹的能量区分开来,南冥只能模糊计算。
但同样的东西,随着使用次数的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