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江海在《小红帽》的故事篇末,改变了故事原有的结局:
【正义的猎人并没有出现,大灰狼不仅吃掉了外婆,甚至于小红帽也倒在了大灰狼的血盆大口前】
除却《小红帽》之外,在《狼来了》寓言童话当中,江海也改变了故事原有的结局:
【其实放羊娃从来就没有说谎,他前几次撕心裂肺的朝着山下的大人呼救:“狼来了,狼来了”,不是放牛娃在说谎,而是狼真的来了,只不过当放牛娃朝着农夫们求救,等到大人们拿着猎枪跑上山帮忙之时,那群狡诈而又阴险的狼,偷偷跑到旁边的土堆藏起来了】
【放牛娃第一次向大人呼救,大人们冲上山头并没有看见狼。放牛娃第二次朝着山下求救,大人们再次来到山头,依旧没有看见狼。放牛娃第三次朝着大人们呼救,经由前两次的被骗的经验,大人们都以为放牛娃是在恶作剧,所以根本就没有人信他.】
于是,在故事的最后,失去了大人们信任的放牛娃被狼群啃食。
甚至于山上的羊群,也一并被狼群给吃掉了
你要说这些童话故事的最后是不是有些黑暗?
黑暗,的确是有些黑暗。
但这也足够现实不是吗?
现实生活里,哪来那么多真善美,哪来那么多正义与邪恶的区分?
所谓正义,只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罢了
“我只是想通过书写这些童话故事,让善良的孩子们,早日认清现实.”
写完这两篇稿件,江海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在网上寻找着投稿期刊。
类似于这种【童话寓言】属性的青少年读物,肯定不能找类似于《青春前言》这样的杂志投稿,它所面向的读者年龄范围——
应该更小一些。
应该要更低龄化一些。
没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