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大都是一些积极向上的类型,就比方说什么《皮皮鲁转》《舒克与贝塔》,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一想.
谁说儿童看的故事就必须得积极向上?
它们难道就不能现实一点,致郁一点吗?
“先给《三毛流浪记》打个头阵,来试试看这样写效果怎么样.”
江海双手不停在键盘上跳跃,在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三篇短篇著作顿时跃然纸上。
它们分别是两篇童话故事《小红帽》《狼来了》,以及一篇现实冒险类幻想题材短篇《邋遢大王》。
有关于小红帽的故事,应该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听过?
它所表达故事梗概无非就是:
【从前有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红帽。有一天,母亲叫她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但小红帽不听话,因为走得太远,所以遇见了狼。】
【小红帽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凶残,于是告诉了狼她要去森林里看望自己的外婆。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到林中小屋把小红帽的外婆吃了。后来它伪装成外婆,等小红帽来找外婆时,狼一口把她吃掉了。幸好后来遇见一位勇敢的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温馨治愈的童话故事?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邪恶的小怪兽终究会被正义的奥特曼打败。
大灰狼注定会被代表着正义的猎人杀死,然后小红帽和外婆终将获救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样写的确是没什么毛病,也的确是符合社会宣扬‘真善美’的价值观?
可是现实里哪来那么多真善美的童话?
你遇到困难刚好就有人过来救你?
现实里哪能有这么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