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万历明君 > 第215章 改土归流,用夏变夷

第215章 改土归流,用夏变夷(5 / 10)

往往十余年之间,反者五六起,前后征剿,曾无休息。”

“温总宪,若是强行将西南改土归流,唯恐事有不成、拉锯反复,平白使得国帑失血。”

“届时,‘浚良民之青血,而涂诸无用之地’的骂名,怕是亦要卷土重来。”

最后这话看着像前宋士大夫会说的,实际上,这是王阳明对于西南的政见。

说句自大的话,本朝在亡天下的背景下立国,对于用夏变夷,比历朝历代都看重得多。

比起将北方蛮族随意迁徙到郡县混居的前汉、惠政过头反使地方胡化的前唐、放任西北被异族整合为西夏的前宋,也只有明朝二祖做梦都想着,将两京一十三省全部儒化为华夏子民。

但即便如此,开国的锐意一失,后人自然而然就保守起来了。

面对田氏作乱,成祖皇帝当即发兵五万镇压,建制贵州;可面对广西作乱邀官的土蛮,英宗皇帝当即表示“省我边费,岂惜一官乎”,而后大肆增设土官。

甚至王阳明这种“夷事通”,也秉持着“流官之无益,亦断然可睹矣”的态度。

究其根本,还是太难了!

改土归流,不是说说而已,牵涉土官流官权力之争,事关汉夷风俗差异,地理也限制着朝廷治理区域的延伸。

设州县之后的十余年里,往往是周而复始的聚众作乱、平叛、诏安、治理、杀官造反……

可谓是旷日持久,劳民伤财。

这种亏多吃几次之后,朝官们改土归流的意愿自然大大降低,甚至宁愿学起前宋,拒绝汉化境内领土。

如今温纯想在这种极端保守的情况下,推行西南大政,最需要说服的,就是殿内同僚们。

不仅申时行与六部同僚,连皇帝也侧目看来。

一时间,众人纷纷将目光汇聚在温纯身上。

温纯自然明白这是过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