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盲从盲信

第四百九十七章 盲从盲信(4 / 7)

,情况就大大不妙了。」

杨一清冷冷道:「照张公公如此说,以往没有火器和火弹时,鞑靼来犯就不用迎战了?」

「呵呵。」张僩继续苦笑着道,「以前就算火器不行,始终还是有的,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指望咱七千骑兵跟***数万骑兵作战。就算这是大明疆土之内,怕也没法让咱占据天时地利之势,形势不妙,杨军门,咱还是想想若是拖不住***,他们非渡河了,该怎办才好。」

就在杨一清苦于跟鞑靼人正面周旋时,战场周边两外两路兵马,李鄌和郑英两路,境遇则有所不同。

如杨一清所料,这两路其实在枪炮弹的损耗上,并没有宁夏本地兵马那么重,损耗大的,其实也只是崔元带出去的那四百人,剩下的人很多都还没机会正面跟鞑靼人交锋。

但因为其本身没有带重火器,基本全是靠火铳,射程也不如火炮那么远,实际上这两路人马也只适合跟鞑靼人做中距离的作战,而不具备远程作战的实力。

李鄌这一路,现在基本上是以崔元为主导,由崔元亲自领兵七百多人,从上游渡河,且在黎明之前,七百人都已经顺利渡河,并将马匹也带过河。

本来可以不运马匹,只以士兵渡河,可能会将两千人多运过去,但始终大明将士这边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必死的决心,都认为强行渡河的危险太大。

且在没有马匹的情况下,鞑靼人杀过来基本就只有死路一条,连逃跑都没办法。

将士们能骑马,至少还有逃的资本,所以无论是李鄌,还是麾下的很多将士,都主张运马过去,哪怕运的人少点……做周旋也不至于连后路都没有。

李鄌没有随军渡河,他带剩下的一千二百多兵马留守

在南岸,说是随时增援,但其实在天亮之后,他们已经失去了渡河的条件。

至于郑英一路,则完全没有渡河的打算,他们距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