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喝酒,张周则将王琼叫到了后堂,单独与王琼说事。
“王侍郎应该听说了火筛战败的消息吧?”张周问道。
“是。”王琼道,“朝上陛下已决定下旨喝斥鞑靼小王子的僭越之心,同时可能会派三边秦总制,以延绥等处兵马,对河套之地完成搜剿,必定不能令鞑靼人长期住牧于河套之地内。”
张周道:“那在王侍郎你看来,要平草原,需要多久呢?”
这就属于“面授机宜”,算是张周对王琼的一次“考察”。
内容无关乎研武堂,而是看王琼是否能担任起协助平定草原的职责。
王琼叹道:“以下官的浅薄,只怕会误了大事,还是由张部堂您亲自来拟定计划为好。”
以王琼的意思,我现在连王伯安还不如呢,人家王伯安现在都当上宣大总制了,而我空挂着户部左侍郎的名衔,从声望到战功,一样都不如王守仁,你要用人,还是先用王伯安这样年轻气盛的,他应该更符合你的需要。
张周笑道:“王伯安还是年轻气盛了。你别误会,我不是嫉贤妒能,相反,我认为若是要攻城略地,或是完成先锋之事,必定挂帅者,是他王伯安莫属。但以西北大局来论,接替秦老尚书为三边总制之人,还非要有非凡的远见卓识不可!”
王琼皱眉。
他在想,这算是对我的恭维吗?
王守仁再不牛逼,都已经是宣大总制了,在秦纮卸任之后,王守仁升任三边总制,合情合理啊。
如果让我去……我有那么高的威望能镇得住场面吗?
张周道:“王侍郎是在担心声望不够吗?”
王琼思忖之后,微微颔首道:“西北军务,当以军功来定,之前有王威宁的威望加持,在王威宁之后,只有王新建一人有能力与之匹敌。当然,若是张部堂亲自往西北,那必定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