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不敢评判高后,满朝公卿又有何不敢?
要知道就连天子驾崩后的盖棺定论、谥号评定,都是由朝堂上下公议、共决。
真要是天子放出口风,说要对某人做政治定性,那朝堂内外当天就能达成一致,次日就能对那人群起而攻之\争相赞颂之。
所以,吕太后的政治定性,从来都不是程序上搞不了;
而是这个时代对人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判定方式,让吕太后的政治定性,变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道理很简单;
如果吕太后是“坏人”,其所作所为都是错的,那吕太后掌权期间的所有政策导向、政治方针,都要全部推倒重来。
这其中,包括汉家自开国便维持至今的休养生息、轻徭薄税的总体国策。
——汉家在太祖皇帝一朝,其实依旧是在连续不断的打仗。
社会真正稳定下来、百姓民真正安居乐业,汉家真正确定“苟发育”的大体方针,都是在太祖驾崩、孝惠即立后的吕太后掌权时期。
更重要的是:这个大政策,太宗皇帝半点不打折扣的跟了;
先帝老爷子也跟了。
一旦吕太后被定性为“错”,那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便都是跟着错。
汉家过往五十年的历史,历代先皇、贤臣所做的努力一切清零。
甚至连带着刘荣,说不定都会因此,而被动摇法理根基。
所以吕太后的政治定性,就不能是“错”。
至于把吕太后定性为“对”,那就更离谱了。
——如果吕太后是“对的”,那诸吕之乱就是对的!
反倒是诸侯大臣共诛诸吕,乃至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都是错的……
也正是因此,太宗皇帝当面,才在为吕太后做政治定性时,在对或错之间,坚定不移的选择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