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设立互市,宣德六年十一月乙亥载:“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皇祖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
设立互市,只是使大明小程度的减少边境被骚扰发生(这一点以后会论述),然而却极大解决了南下归附者的日常生活需要,隆庆六年七月辛丑“海西、建州诸夷衣食皆易自内地”,而且对于这些南下定居的民族来说,还有避免天灾损失的作用,如永乐十五年(1413年)冬十月丁未“兀良哈之地旱,泰宁卫指挥使锁喃等,以马千匹来易米,前此易米者其数不多,止用马驼,今泰宁一卫用车三百辆运米”。
即便是大明国难当头的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明政府也不过“革朵颜三卫互市”。因为兀良哈三卫叛附于瓦剌,寇扰辽东,所以停止其互市,以示惩罚。但和海西女真、建州女真的互市仍在继续进行。成化十四年三月丙戌载:“永乐间辽东设马市三处:其一,在开原城南关,以待海西女直。其一,在城东五里。其一,在广宁城,皆以待朵颜三卫夷人。正统间,因漏泄边事已罢其二,惟开原南关市独在”
5、授官世袭
永乐十三年十月壬辰:“吉里河卫女直牙失答奏,愿居辽东东宁卫,命为指挥佥事。”
景泰二年九月戊戌:“海西亦马剌卫故野人指挥佥事阿兰哈子写称哥来归,命袭指挥佥事,于辽东自在州安置支俸。”
等等记载亦是随处可见。
二、揭露阶级斗争论调的无视历史
一直以来,说到大明与少数民族,主要是女真关系时,总有一股文革阶级斗争论调在掩盖真实的历史,诸如大明政府对其压榨剥削。
然而从史载大明政府对女真的政策,可以轻易推翻这个荒唐的论调。
如果大明政府真的是压榨剥削女真人,那么大明政府何必接纳安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