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武隆县正是老太师的家乡,整个武隆县最大的地主就是关家。
来信斥责张太平目无尊长,忤逆不孝。
妻子也和他生气,回了娘家。
张太平脸色憔悴了不少,但还是坚持自己的政策。
没过一年,武隆县大治,但是在考核之后,他却只得了一个下等。
因此被迁到启功县当知县。
启功县是小县,且位处西北,干旱少雨,虽然土地较多,但是实际产出很少,每年还要靠朝廷接济。
张太平来到这里之后,还是先深入老百姓之间,了解目前的困境。
然后亲自去州府拜访里面掌管水利的官员学习经验。
最后他因地制宜,开始兴修水利。
虽然还是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水利短缺的问题,但是勉强不用朝廷救济了。
这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开凿出来的水井并不足够每个村都有,各村为了争夺水源开始进行械斗。
张太平站到两方战斗的中间,这才止住了逐渐变糟的场面。
之后,他将各村村长叫到一起,谈了三天三夜。
之后他亲手写下《启功乡约》 规定了各村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至此张太平收获了启功县的民心。
也正是如此,他开始考虑如何带领启功县人民更好的活下去。
他发现启功县所处的位置是一条商路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四周遍布山贼,很多商队宁愿绕道而行。
他于是操练丁勇,打击四周的山匪路霸,用时一年,终于彻底平定周边匪患。
原本的商队重新回到了这里。
他主动减少税收,新建酒楼,旅店,赌场,勾栏诸多娱乐场所。
启功县因此大治,三年之后被评为中县。
他也因此升了官,夫人又重新回来,本来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