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晏长年也说:“今天在这里给你接风,咱村里就不用再摆席面了。”
周围的人:……晏家人真有个性。
咱们这是该笑呢?还是不该笑?
晏珣笑道:“就该这样,能节省还是节省一些好。皇上常常说,宫里要带头节俭,不可铺张浪费。”
“是,是!”众人连忙附和,对晏阁老的喜好又摸清了一点。
吴民悄悄去厨房安排,把几样过分珍稀的食材撤下。
今时今日,已经是别人来摸索晏珣的喜好。
入座之后,周嘉谟先说了已经让人去双河村安排祭奠仪式,可选吉日陪大人一起去。
晏珣说:“多谢明卿,你真是太多礼了。”
周嘉谟说:“是下官的份内之事。”
入席之后,众人又给晏珣敬酒,说起下南洋的盛事,祝晏珣一帆风顺。
气氛和谐的时候,周嘉谟才说:“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大人提出的,近来发生一些事,我想向您请教。”
晏珣放下酒杯,点点头说:“我喝得有些多,明日再说吧。”
周嘉谟连忙说好,就让人给晏大人上茶解酒。
只要晏珣在此当众表态关注此事,他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毕竟晏珣只是路过,后面的事情还要他自己做。
晏珣喝着茶,听周围的人说各种恭维话,不动声色地瞟了一眼陪乡绅喝酒的周嘉谟……这个年轻人做事有章法,是可以栽培的后辈。
高邮的驿馆很简陋,官府安排晏珣在官宅住。
晏珣从善如流答应。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皇帝都喜欢微服私访,实在是大人物走到哪里都被一群人围着,听着言不由衷的话,看一些虚伪的笑容,没意思。
晏松年去找常欢说话。
“怎么是你下南洋,不是阿